技術文章
【JD-CQ3】,【病害蟲精準監測,競道科技十年廠家智慧農業設備一站購齊】。
果園蟲情“可視化":智能蟲情監測站如何為蘋果蚜蟲防治提供精準坐標
蘋果蚜蟲作為蘋果園主要刺吸式害蟲,其繁殖速度快、隱蔽性強,易引發煤污病并削弱樹勢。智能蟲情監測站通過集成AI視覺識別、三維建模與GIS空間分析技術,將蟲情數據轉化為“可視化地圖",為果園提供精準防治坐標,推動蘋果蚜蟲防控從“經驗噴藥"向“靶向治理"轉型。
1. 蟲情數據“全息感知":多維信息融合采集
監測站搭載雙光譜攝像頭與物聯網傳感器,實現蟲情、環境、作物的三維數據采集。在陜西洛川蘋果園,設備通過800萬像素高清鏡頭捕捉葉片背面蚜蟲群落,結合近紅外光譜分析葉片糖分含量,揭示蚜蟲爆發與樹勢衰弱的關聯性。例如,當葉片糖度低于12°Brix時,系統自動標記為“高風險區域"。同時,微氣象站實時監測溫濕度、風速等12項參數,構建蚜蟲種群動態模型,發現當日均溫18-25℃、濕度60%-80%時,有翅蚜遷飛量激增3倍。
2. AI蟲臉識別與三維建模:蚜蟲分布“數字孿生"
基于YOLOv8算法的AI模型可識別蘋果綿蚜、繡線菊蚜等5類蚜蟲,準確率達94%。系統通過分析蚜蟲在葉片上的分布密度、聚集形態(如中心型、邊緣型),結合無人機多光譜影像,生成果園三維蟲情熱力圖。例如,在甘肅靜寧某果園,監測站發現東南角地塊蚜蟲聚集區與葉綠素含量異常區高度重合,定位精度達0.5米。GIS地圖疊加蟲情數據后,可清晰顯示蚜蟲從越冬場所(如樹皮裂縫)向新梢的擴散路徑,為早期防治提供“蟲道地圖"。
3. 精準防治坐標生成:從“全園噴藥"到“點位施策"
監測站與變量噴藥無人機、智能誘蟲器聯動,實現防治坐標的自動化執行。例如,當某區域蚜蟲密度超過50頭/葉時,系統自動生成防治工單,標注坐標(經緯度)、面積(平方米)及推薦藥劑。在山東棲霞某示范園,無人機根據坐標數據實施“畫圈式"精準噴灑,藥劑用量減少60%,防效提升至92%。此外,系統還可聯動釋放異色瓢蟲等天敵昆蟲,在坐標點位釋放量提升3倍,構建“以蟲治蟲"生態防線。
4. 防治效果“動態評估":閉環優化防控策略
監測站通過二次掃描驗證防治效果,生成蟲情消長曲線。例如,在山西運城某果園,系統對比防治前后72小時的蟲口減退率,發現采用“生物農藥+天敵釋放"組合方案的坐標點位,蚜蟲種群數量下降89%,而單一化學防治點位僅下降53%?;谠u估結果,系統自動優化防治模型,動態調整預警閾值與藥劑配比,使果園整體防效穩定在90%以上。
智能蟲情監測站通過數據感知、AI識別與坐標聯動,將蘋果蚜蟲防控精度提升至“葉片級"。其應用不僅減少了30%-60%的農藥使用量,更推動果園管理向數字化、可持續化方向升級,為全球蘋果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“中國方案"。